歡迎登錄教師人才網!請 登錄免費注冊
總站

蘭州新區(qū):多措并舉構建“大思政”育人新格局

來源:蘭州新區(qū)教育和衛(wèi)生健康委員會 日期:2025-03-21 瀏覽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思政課建設的重要指示精神,蘭州新區(qū)教育系統重溫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創(chuàng)新構建“課堂+實踐+社會”三位一體育人模式,統籌開展豐富多彩的思政教育、法治教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及生態(tài)實踐等系列活動,推動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落地見效,覆蓋師生6萬多人次。

思政鑄魂,扣好人生第一??圩?

各校組織師生共同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深刻領會講話精神,以《蘭州新區(qū)深化新時代中小學校思想政治工作實施方案》《蘭州新區(qū)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共同體建設規(guī)劃》等為指導,樹立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理念,將課程思政有機融入各類課程,形成各學段相互銜接、各學科又有明確區(qū)分的課程結構,推動各類課程與思政課同向同行。各學科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充分挖掘課程蘊含的思政元素,將思政教育有機融入語文、歷史、地理、音樂、美術等學科教學中,實現了思政教育從思政課的“獨奏”到全課程的“合唱”轉變。創(chuàng)設實踐教學課程,組織開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題教育活動、“新時代好少年”評選活動、紅色文化進校園活動、思政課微視頻大賽、用英語講好中國故事等豐富多彩的思政主題活動,增強思政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新區(qū)高級中學、新區(qū)四中持續(xù)開展“校長講思政課”“溯源歷史,傳承精神”思政教育活動,形成“課程思政”全覆蓋的育人格局。寬敞明亮的教室里,新區(qū)一中歷史教師崔玉華站在講臺上,為學生講述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歷史,讓同學們穿越時空,仿佛親眼看見各民族在漫長歲月里相互交流、相互學習、相互依存,共同創(chuàng)造了燦爛的中華文化。

新區(qū)三中、第三小學扎實開展“法治副校長”進校園活動,通過模擬法庭、法治講座等形式普及法律知識,增強學生的法治觀念和安全防范意識,為構建和諧安全的校園環(huán)境打下了堅實基礎。

新區(qū)第二小學組織700余名師生前往省體育館觀看全省第五屆全民健身運動會開幕式暨氣排球比賽,上了一堂別具意義的“行走的思政課”。孩子們通過觀看比賽,真切體會了運動員頑強拼搏、永不放棄的進取精神,深刻感受到團隊協作的重要作用,在體悟體育文化獨特魅力的同時,民族自豪感和愛國情懷油然而生。

新區(qū)實驗小學、第十二小學開設“新城小講師”課程,組織學生走訪新區(qū)現代農業(yè)示范園、職教園區(qū)、經濟發(fā)展館等,通過“童眼看新區(qū)”繪畫、“家鄉(xiāng)的變遷”故事匯,將新區(qū)建設成就轉化為思政課鮮活案例;第九小學聯合新區(qū)退役軍人事務局開展“紅色文化進校園”活動,邀請“隴原先鋒”退役軍人志愿服務隊為孩子們舉行了一場特別的升旗儀式;第一高級中學開展“紅色書信接力讀”,已征集作品500余份;成功鴻鵠學校舉辦“心理能量條”活動,助力學生實現從假期模式到校園生活的平穩(wěn)過渡。

文化聚力,提升思政教育影響力

各學校結合自身辦學理念與特色,深入挖掘校園文化內涵,打造具有獨特魅力的校園文化品牌。通過建設文化長廊、校訓墻、校史陳列室等校園文化景觀,開展校園文化藝術節(jié)、讀書節(jié)、科技節(jié)等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營造濃厚的文化育人氛圍,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熏陶與感染。同時,將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教育納入學校課程體系,開設書法、繪畫、戲曲、武術等傳統文化校本課程和社團課程,組織開展“我們的節(jié)日”主題活動,如春節(jié)寫春聯、清明祭英烈等,讓學生感受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強民族自豪感與文化自信心。此外,結合教育系統、學校官方網站、微信公眾號等平臺資源,積極與省市級主流媒體建立良好合作關系,精心策劃并推出一系列主題鮮明、形式多樣的宣傳內容。

開學初,各學校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開學第一課”為契機,開展“中華經典誦讀”“民族文化節(jié)”等主題教育活動。新康學校、秦川初級中學通過“民族服飾展示”“非遺手工藝體驗”等實踐課程,增進學生對多元文化的認同;源泰陽光學校以“巾幗頌”主題朗誦、民族團結主題班會為載體,厚植家國情懷;新區(qū)第一小學、二中開展“沉浸式班隊課”,通過情景演繹分享各民族間相互幫助、共同發(fā)展的感人故事,幫助學生們深刻認識到民族團結是中華民族大家庭繁榮發(fā)展的關鍵。

新區(qū)第一、第二幼兒園則通過“中華民族一家親”“我是中國人”故事會、民族歌舞展演,在幼兒心中播撒團結的種子;瑞嶺馨苑、方家坡幼兒園融合愛國、安全、常規(guī)與民族文化展示等主題開展教育活動,并巧妙借助哪吒元素提升趣味性,吸引全體幼兒、教師及部分家長志愿者踴躍參與。

實踐育人,弘揚中華文明與綠色理念

載體創(chuàng)新上,打造“線上+線下”雙軌陣地。線上依托融媒體矩陣推出“德育微課”“5分鐘時政快訊”等;線下建成校內黨史館、“小紅船”漂流館等12個沉浸式空間,并聯動省博物館、現代農業(yè)園等23家校外基地,開展“行走的思政課”,讓革命文物、田間地頭成為“活教材”。

學科融合上,首創(chuàng)“五維思政課”模式——美育思政的“黃河少年繪畫展”、音樂思政的“愛國歌曲傳唱”、科創(chuàng)思政的“從0到1”大賽、社團思政的“少年尋夢小分隊”、時政思政的“黨的二十大精神播報”,全年開展特色活動156場,12項案例獲省級獎項。

品牌成效上,通過構建“課程+實踐+文化”三位一體生態(tài),新區(qū)教育系統實現從“思政課程”到“課程思政”再到“生活思政”的躍升,讓紅色基因、法治精神、勞動情懷融入青少年血脈,為國家級新區(qū)建設培育出更具家國情懷、實踐能力的時代新人。新區(qū)第四小學《在“行走的思政課”中潤澤生命》、秦川園區(qū)“大手拉小手”獲評全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特色品牌。

陽春三月,各學校結合學雷鋒紀念日,開展“志愿服務進社區(qū)”活動,組織學生參與環(huán)境清潔、助老幫扶等公益服務。瑞嶺名郡學校、福彩小學等學校成立“雷鋒小隊”,建立常態(tài)化志愿服務機制;第五小學深入新安社區(qū),讓廣大少先隊員在奉獻中體驗快樂,在付出中升華情感,在實踐中傳播文明、促進和諧。

植樹節(jié)期間,各校聯動開展“我為新區(qū)添新綠”實踐,師生共同種植樹苗1000余株;開設“生態(tài)課堂”,將勞動教育與生態(tài)文明教育相結合,引導學生踐行綠色發(fā)展理念,師生們走出課堂,切身感受大自然的魅力與農業(yè)科技的力量。

新區(qū)第四小學將“無土栽培”“魚菜共生系統”“生態(tài)瓶”等科技項目融入課間15分鐘,打造趣味實踐教育新場景。學生們利用碎片化時間觀察植物生長、投喂魚苗、記錄生態(tài)瓶變化,在動手實踐中理解循環(huán)農業(yè)與生態(tài)平衡原理。學校通過走廊“微農場”、教室“生態(tài)角”等空間,將課間變?yōu)榭茖W探究的第二課堂。

近年來,蘭州新區(qū)通過家校合作、警校社聯動,形成全社會共同關注青少年思政教育的良好氛圍,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為培養(yǎng)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注入強勁動能。下一步,將持續(xù)深化“思政課程+課程思政”改革,構建“五育融合”育人體系,推動思政教育與城市發(fā)展同頻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