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鄉(xiāng)工程學院:“6+1”志愿服務賦能思政教育 構建思政育人新范式
新鄉(xiāng)工程學院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思政課建設的重要講話精神,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扎實推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采用“6+1”志愿服務育人新模式,圍繞六項實踐行動、一個核心理念、全方位參與、持續(xù)影響力四大板塊開展志愿服務活動,有效提升學生參與志愿服務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增強了思政教育的實效性。
六項實踐行動
環(huán)境美化行動。每月組織志愿者對校園內外開展環(huán)境清掃工作,包括道路清掃、綠化帶整理、公共設施擦拭等,為師生創(chuàng)造了一個更加整潔、美麗的校園環(huán)境。
健康生活行動。每學期開展減脂訓練營、趣味運動會、音樂快閃等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旨在營造積極向上的校園氛圍,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健康觀念,培養(yǎng)良好的生活習慣。
學習指導行動。每學期開展21天學習打卡、最美學習筆記漂流等活動,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良好的學習習慣。
社區(qū)幫扶行動,每學期組織志愿者走進朗公廟鎮(zhèn)、朗公廟學校、后莊社區(qū),開展助老陪伴、“鄉(xiāng)村少年宮”、街道清掃等志愿服務,用實際行動傳遞溫暖與關愛。
知識普及行動,每月舉辦健康飲食知識講座、環(huán)保知識講座、普法服務等活動,提高同學們對環(huán)保、法律、健康等領域的認識與重視。
心靈慰藉行動,每月開展藝術療愈繪畫活動,為師生提供心理支持與疏導,營造積極向上的校園氛圍。
一個核心理念
志愿活動始終圍繞“深入踐行雷鋒精神,強化社會責任感”這一核心理念展開。通過開展紅色精神傳承活動,如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征文比賽、雷鋒事跡宣講、延安精神微視頻比賽、紅旗渠精神書畫作品征集、“兩彈一星”主題觀影活動等系列志愿宣講活動,同時發(fā)布“鄉(xiāng)村少年宮、我為同學做實事、雷鋒精神我來講”等校內、外等多個志愿服務活動,將志愿服務的實踐場景轉化為生動而立體的思想政治教育平臺,讓紅色基因滲入青年血脈,讓科學家精神薪火相傳,讓志愿服務精神繪就春日溫暖底色。
全方位參與
每學期開展的志愿服務活動都能得到學生的積極響應與廣泛參與,每學期累計共有3000余人次參與到活動中。大家紛紛以實際行動踐行雷鋒精神,從點滴小事做起,用實際行動詮釋著“雷鋒精神”的深刻內涵,增強青年學子對雷鋒精神的思想認同、行動追隨與情感依歸,讓“書本上的事跡”變成“看得見的實跡”。
持續(xù)影響力
學校將持續(xù)貫徹落實“五育并舉”理念,以“學雷鋒”志愿服務為契機,通過“6+1”育人模式的實施,推動活動日常化,構筑全年無間斷的志愿服務生態(tài),傳承雷鋒精神,彰顯青春擔當,將個人成長融入社會進步,將知識轉化為服務社會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