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備考:從四方面查漏補缺
時光荏苒,如白駒過隙。高考即將來臨,對很多考生而言,可能既期待又感到有些緊張或焦慮。在最后十余天時間里,如何進行作文的備考復習,如何通過“臨門一腳”提高作文分數(shù)呢?筆者認為這個時候提高寫作基本功已經(jīng)來不及了,最重要的是查漏補缺。
作文不像其他具體知識點的考查,如何查漏補缺呢?
一查審題立意是否得法
審題是否精準、立意是否恰當,會直接影響作文分數(shù)的高低。離題、偏題的作文基本與高分無緣。準確審題包含兩層意思:一是準確全面地理解命題材料,準確把握命題意圖。二是作文內(nèi)容與標題要相符。作文命題內(nèi)容一般較寬泛,要選準一個切入角度,這個角度應該既體現(xiàn)在作文的標題上,也體現(xiàn)在作文的內(nèi)容上。“文以意為先,意高則文勝?!绷⒁馐俏恼聦懽鞯暮诵?。文章立意新穎高遠,才能得高分。
目前高考作文主要有三大類型,即材料作文、漫畫類作文和命題作文??忌葐栆幌伦约海簩τ诿糠N類型的作文,是否熟練掌握了審題立意的方法?
材料作文是近幾年高考??嫉淖魑念愋?,務必引起高度重視。材料作文常用的審題方法有抓關鍵句法、主旨傾向法、由果溯因法、多向輻射法、求同分析法、辯證分析法等,應根據(jù)具體情況靈活選擇和運用。材料作文要做到審題準確,首先,要全面分析命題材料,整體把握,不過多糾纏局部細節(jié)。其次,要抓住材料中的關鍵詞句,并將其作為審題立意的突破口;再其次,要靈活使用辯證分析、因果探究、對比分析、聯(lián)想發(fā)散等思維方法,從不同角度審視材料,以挖掘材料豐富深刻的內(nèi)涵。
漫畫類作文實際上是用漫畫代替文字的特殊形式的材料作文。2021年,新高考全國Ⅱ卷要求寫一篇漫畫類作文。漫畫類作文的審題立意要做好以下三點:第一,認真觀察構(gòu)圖要素,思考它們之間的聯(lián)系,整體把握畫面內(nèi)容,重點關注那些經(jīng)過夸張變形手法處理過的畫面元素。第二,重視漫畫中的文字,揣摩人物身份。第三,立足畫面,充分展開聯(lián)想、想象和引申,挖掘漫畫的深層含義。
命題作文近幾年考得較少,2021年高考,只有北京卷考的是命題作文。命題作文審題立意的方法主要有三種。
第一,增補要素法,就是通過增補一些成分或新的要素,讓原來的作文題結(jié)構(gòu)更完整,內(nèi)容更具體,題意更鮮明。如“論生逢其時”,我們可以添加內(nèi)容,使之變成“生逢其時,與時代共成長”“生逢其時,吾輩當奮斗”,這樣一來寫作范圍就明朗化了,寫作重點也明確了。
第二,探究寓意法,就是探究對象的比喻義或象征義的方法。比如以“肩膀”為題的命題作文,“肩膀”不僅指人體的肩膀,更要理解其象征義——擔當、責任。
第三,追問法,對指定標題進行不同角度的提問以打開思路,如“是什么、為什么、怎么樣”。比如以“底線”為題寫一篇作文,我們可以追問“什么是底線?”“為什么要講底線?”“怎樣確定底線?”這樣思路就打開了。
二查文體知識是否掌握
高考作文的文體主要有議論文、記敘文、應用文等。近年來,各種應用類文體逐漸成為考查的主流。以2020年高考為例,全國新高考Ⅱ卷要求圍繞《中華地名》寫一篇主持詞,全國卷Ⅱ要求寫一篇演講稿,全國卷Ⅲ要求“請你給即將入學的高一新生寫一封信”。常見的應用文體主要有書信、演講稿、發(fā)言稿、主持詞、倡議書等,這幾種應用文體都有較為固定的寫作格式。如書信一般由稱呼、問候語、正文、祝頌語、署名和日期構(gòu)成。演講稿的結(jié)構(gòu)分為標題、稱呼、主體、結(jié)尾四個部分。主持詞一般由開場白、中間部分和結(jié)束語組成。倡議書一般由標題、稱呼、正文、結(jié)尾、落款組成。
在復習備考的最后階段,考生應自問:這幾種應用文體的寫作格式都清楚、熟練掌握了嗎?如果哪一種或哪幾種文體格式和相關知識不清楚,應馬上做功課,亡羊補牢為時不晚。
三查素材積累是否足夠
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對高考作文來說,“米”就是素材,沒有素材,就寫不出好文章來。只有掌握了豐富新鮮的素材,才能寫出令人耳目一新的佳作,因此,積累寫作素材至關重要。每種作文主題的素材在腦子里都要備一些。現(xiàn)在正是積累素材的好時機,因為離高考比較近,記住的素材反而不容易忘記。筆者建議考生每天記兩三個適用于不同主題的事例和名句,科學記憶、強化記憶,持之以恒,堅持到高考。寫作素材哪里找?書本上有,報紙、電視上有,網(wǎng)絡等新媒體上也有。如果覺得還不夠的話,也可以到書店買一些有關高考寫作素材的書來看。
四查時事熱點是否熟悉
近年來高考作文題目特別強調(diào)價值導向,中學生應具備的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學會學習、健康生活、責任擔當、實踐創(chuàng)新等核心素養(yǎng),以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高考作文命題繞不開的主線。2021年高考作文的主題特別突出立德樹人主旋律,如:北京卷的“論生逢其時”,旨在引導學生響應時代召喚、肩負時代使命;浙江卷的“得與失”,旨在引導學生正確認知得失與人生的關系,樹立正確的得失觀;等等。
2021年到今年夏天,國內(nèi)外發(fā)生了許多大事,如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的召開,以及4月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總結(jié)表彰大會上闡述的“胸懷大局、自信開放、迎難而上、追求卓越、共創(chuàng)未來”的北京冬奧精神,再如學習貫徹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雙減”政策的頒布及落實、神舟十三號“太空出差三人組”完成任務順利返航,國際方面有俄烏軍事沖突、中美交鋒,等等。這些國內(nèi)外大事都有可能成為高考作文的主題或材料。新時代的青少年不能只埋頭學習書本上的知識,更要“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富有時代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考生可以發(fā)揮自己的聰明才智,結(jié)合時事和高考作文命題趨勢,做一些相應的準備,甚至圍繞某一主題試寫一篇完整的文章,并請老師修改。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相信只要掌握科學方法,扎扎實實付諸努力,高考作文獲得高分不是夢想。
(作者系湖南省耒陽市第一中學語文教師、正高級教師)
作者:鄭紅華
《中國教育報》2022年05月27日第9版 版名:課程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