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西安高新第八小學:豐富“第二課堂” 減負不減質
西安高新第八小學學生在參加社團課程。學校供圖
■“雙減”在行動·學校教育篇
如何有效減輕家長實際困難,促進學生健康成長與個性發(fā)展?今年9月開學前,陜西省西安高新第八小學經(jīng)過教研討論,決定專注學生個性成長,為學生打造豐富的社團課程。
該校形成了“4+X”新型課程模式:“4”為以教師為主導,小老師為主體,第三方公益教育機構為補充,家長為助力;“X”為新家政體驗課程、人工智能課程、養(yǎng)殖課程、百家講堂等課程,各學科活動豐富多彩。
這些從全面育人、提升人文素養(yǎng)角度開設的課程,涉及生活類、語言類、科學類等八大類課程,為孩子打造學習成長樂園。課程面向全體學生開放,學生自選,每學期可選5項,人人每天有社團活動。
每天下午延時服務期間,語文教師帶領學生走進圖書館自由閱讀,美術教師組織學生學習版畫,音樂教師組織民樂、管樂排練,信息教師帶領學生走進人工智能教室學習學校的特色課程。同時,在自主學習課程中,教師組織學生自主完成課后作業(yè),并對個別學習有困難的學生給予針對性的輔導幫助。
“雙減”政策實施以來,西安高新第八小學注重學生口語交際能力、合作力與學科核心素養(yǎng)、思維品質培養(yǎng),注重方法應用和能力訓練,實現(xiàn)高效課堂;為學生提供自習時間,加強學生課業(yè)管理,精心設計、分層布置、現(xiàn)場答疑輔導,保障“作業(yè)不回家”;注重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及深度思維培養(yǎng),制定學科實踐活動方案,讓學生在玩中學、做中思。
“在‘雙減’政策下,我們不減責任、不減質量、不減成長!”校長侯棟偉說,學校通過校長、年級組長、班主任“三級”管理機制,落實各級責任人,保障全校整體服務工作推進,確保課后服務高質高效。
學生侯啟晨的媽媽說:“課后服務緩解了我的‘接娃焦慮’,讓我在工作時間內不必一心牽掛兩頭,也減輕了我的經(jīng)濟負擔?!?
據(jù)悉,該校1400多名學生中,超過96%的學生參加了課后服務。
《中國教育報》2021年12月14日第3版 版名:新聞·要聞
作者:本報記者 張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