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登錄教師人才網!請 登錄免費注冊
總站

江蘇建筑職院:打造“多元合一”思政教育綜合體

日期:2021-12-02 瀏覽

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李大林 通訊員 袁禎)一間擺滿經史子集的書房、一套可以現(xiàn)場演奏的編鐘、一架C919中型客機機艙模型、一尊“冰雕連”的經典塑像……日前,江蘇建筑職業(yè)技術學院的思政教育基地投入使用,該校第一批前來參觀的學生或駐足拍照,或不時討論交流。

“不出校門就參觀了一所博物館和一個紅色教育基地,我要發(fā)個朋友圈,讓高中同學羨慕一下。”江蘇建院酒店專業(yè)2020級1班學生孫霄說。讓孫霄頗感自豪的“博物館和紅色教育基地”,正是該校精心設計打造的建筑面積4000余平米的思想政治教育基地,也是一所“多元合一”的思政教育綜合體。

作為一所有著紅色基因的高職院校,近年來,江蘇建院圍繞提高人才培養(yǎng)質量這一目標,深入挖掘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與職業(yè)教育人才培養(yǎng)的深度契合點,積極開辟“四個課堂”育人新路徑,全面推進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融入職教人才培養(yǎng)的各個環(huán)節(jié),推動人才培養(yǎng)理念和質量內涵提升。

“早知道徐州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城,沒想到歷史竟然這么悠久。”來自河南的該校裝飾專業(yè)2021級學生關衡看著展柜中的彩陶、玉璧等展品說。該校教師韓冰雪介紹,思政基地一層通過虛擬仿真技術、實物呈現(xiàn)、圖文并茂等方式講述淮海大地滄桑演變、文明發(fā)展、歷史人文,讓學生感受徐州的文化異彩,領略其久遠歷史和魅力,培養(yǎng)文化自信。韓冰雪開設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課程面向大一新生,第一課他就帶領學生走進思政基地,同學們有的觸屏體驗與先賢對話,有的認真地翻閱《營造法式》,有的動手拓印漢代瓦當紋飾,有的仔細觀察漢玉游絲毛雕的工藝……實境育人讓學生很投入。

該校黨委副書記梁惠告訴記者,為提升思政育人成效,近年來該校結合辦學特色建成了中國禮射文化展覽館等一批專題文化場館。在此基礎上,通過文化展示、課程打造、課堂教學、人文實踐、文化活動等方式,推動單向課堂教學模式向多元互動的展館課堂教學模式轉變,將文化展館打造為復合課堂,促進學生的綜合素質和思想認識不斷提升。

“思政基地三四層以中國脊梁、走向復興為主題,主線是跨越百年黨史,見證中國脊梁,踐行偉大建黨精神,追尋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之路?!痹撔P腔鹬v解團指導教師仝曉說。

“張伯禮、黃文秀、張桂梅……這些時代楷模和抗疫英雄的事跡也進入了思政基地,基地的建設與時俱進。”“我喜歡朗讀亭,下次有機會來,我要自己錄個節(jié)目!”每個前來參觀學習的學生關注點各不相同,但相同的是參觀完后都心潮澎湃、感觸頗深。

“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與魂,我校傾力打造的思政教育基地就是提高學生綜合人文素養(yǎng)、促進學生認知和行動相統(tǒng)一、提升思政育人質量的重要載體,以潤物無聲的力量啟迪思想、浸潤心靈、陶冶人生。”該校黨委書記孫進說。

作者:李大林 袁禎